美國都市時裝劇《欲望都市》(Sex And The City)中有一個情節(jié),劇中主角凱芮·布萊德肖(Carrie Bradshaw)曾尖銳地總結(jié)道:“或許,過去就像阻止我們前行的障礙物。或許,要想成就你的未來,你必須要忘了自己的過去。”
丹妮·約翰遜(Dani Johnson),一位只有21歲,且曾經(jīng)無家可歸的女子,也得出了與凱芮·布萊德肖大致相同的結(jié)論。不過,與《欲望都市》劇中人物豐富多彩的人生迥然不同的是,現(xiàn)實中的丹妮,是經(jīng)歷了一段或許艱難得多的生活才有此感悟。
她曾經(jīng)在夏威夷做雞尾酒女招待工作,日子過得十分緊巴,一直住在自己的汽車?yán)?,身上只?.03美元,卻背了3.7萬美元的債務(wù)。她的童年充滿了慘無人道且“制度化”的身體虐待及性侵,受此影響,她在參加一次可卡因狂歡之后企圖自殺——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就在那一刻起,她的生命發(fā)生了永遠(yuǎn)的改變。
今天丹妮·約翰遜家財萬貫,擁有五家公司,卻在全球各地飛行,通過她的各種慈善事業(yè)(將所掙的價錢)回饋給社會。
盡管她的過去備受折磨、無家可歸,但她以何種方式掙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美元,的確可以用作創(chuàng)業(yè)傳奇的真材實料。
丹妮的故事表明了菲爾博士(Dr. Phil)觀點(的正確性)。菲爾說:“你媽媽做過什么并不重要;你爸爸沒有做過什么,也不重要。只有你自己,別無他人,才能對你的人生負(fù)責(zé)。你要為自己創(chuàng)造生命的能量。”
下文就是丹妮·約翰遜的故事。
時間追溯到1990年圣誕平安夜。
“有那么兩個月,我頭腦發(fā)木——和8個男人睡過。只能通過與這些人約會,我才能混口飯吃。我意識到,我已經(jīng)變得比自己的家人更爛了,這種狀況是毀滅性的。我的父母雙親都是癮君子,而且我從未見過他們清醒過。我的童年充滿了威脅,每天都要挨揍,每周都是如此。我的整個生活充滿了恐懼、恐怖以及謊言。我發(fā)過誓,我將過與家人不一樣的生活。而我卻一直與可卡因攪合在一起……”
她“情緒激動地”憎恨著可卡因。她回憶道:當(dāng)她十幾歲的時候,父母就將可卡因帶回家,這樣家庭暴力升級了,他們情緒不穩(wěn)定也是件“可怕的事情”。“他們會說一件事,然后15分鐘后又會說另外一件事。”
那年平安夜,她與其他女招待一起參加了在海灘上舉辦的“酗酒吸毒”狂歡活動。
“因為我一直都在跳舞,所以一直流汗不止。我看到了可卡因,我俯下身來,吸了一口。我記得當(dāng)?shù)诙焐衔?0點在自己的沙灘墊子上醒來的時候,我向遇到的每個人索要可卡因。我一邊四處亂走,一邊呢喃道,“在哪能搞到更多那玩意?”
那一天,(要是能得到可卡因)我會獻(xiàn)出自己的身體。換言之,為了可卡因,我愿成為妓女,當(dāng)時的我就是變得那么低賤!我恨自己的一切。當(dāng)時,我想我的未來將是一團糟。我從六歲開始,就有過自殺的念頭。我的生活不值得繼續(xù),而改善這種狀況也幾乎不可能。我一直憎恨著(一切),甚至我仇恨父母將我們養(yǎng)大成人。我的生活中,充斥著背信和謊言,還有偷我東西的人、打我的人,恨我的人,而我自己更恨自己……”
在毒品后效的作用下,那天上午她一直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像患了精神分裂癥一樣,(所以)她決定給自己來個徹底的了結(jié)。“我開始走向大海,潛入海浪之中。”
如果她在水里再多呆一會兒,那里可能就是她生命的終點——考慮到她的情況,驗尸官和警察局長將會做出這樣的結(jié)論:這起死亡不是一次意外死亡。
但是,說不清道不明的是,就在那一瞬間,她的生命永遠(yuǎn)地改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