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大慶稱,優客工場60%的入駐者是穩定的公司,很多創業公司已經B輪、C輪,甚至已經在新三板上市。優客工場能提供的,是更高效的社會化服務和資源支持。
2015年4月成立,5月尋找中國創客啟動,創小哥報道了老創客毛大慶的創業故事。
誰知,歷史總是重復的。尋找中國創客第二季啟動前夕,毛大慶又火線來報:優客工場已經完成第三輪融資了!
創小哥我一臉壞笑地問:你是瘋狂動物城里的兔子朱迪嗎,跑這么快是趕著當警察嗎?!
誰知毛大慶很勵志的說,正有此意......
估計毛大慶看很多同行,都像朱迪看閃電。
擴張速度:去年開7家,今年開35家
3月12日,提供聯合辦公空間的“優客工場”宣布完成A+輪融資,融資額約2億人民幣,估值近40億人民幣。
優客工場被認為是中國版的WeWork。巧合的是,三天前,WeWork宣布完成4.3億美元融資,估值達160億美元。
雖然差距很大,但毛大慶仍信心滿滿。他說,“共享經濟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,吹到中國就成了創新創業。”
這次融來的2億元,毛大慶也打算迅速花掉,用于今年上海、北京等地15-20個場地的開發;互聯網線上平臺的啟用,包括撮合交易平臺、線上股權交易平臺等;并購整合1-2家聯合辦公空間等。
自去年4月成立以來,優客工場快速跑馬圈地。截至目前,優客工場已經有7個項目開業,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西安4個城市,總面積2萬平方米,提供了3000個工位。
按照毛大慶的計劃,2016年優客工場將陸續開業35個項目,遍及國內十幾個城市,規模約在12萬平米左右,達到25000個工位,預計年底將有3000家企業在優客工場辦公、孵化和加速成長。
咖啡涼了?“往多個筐里放雞蛋!”
2015年以來,在共享經濟的大潮和國家政策鼓勵下,國內眾創空間獲得了快速發展。
據投中研究院《2015年眾創空間十大關鍵詞》顯示,“2015年上半年,我國較有規模的眾創空間不足20家,而隨著國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以及‘雙創’熱潮的席卷,如今已有超過1.6萬家眾創空間在全國各地‘開花’。”
但戈壁創投合伙人徐晨認為,國內做眾創空間的,多數人都比較盲目,“早期做咖啡館,后來全部做孵化器,后來一窩蜂進入聯合辦公,多數人都是先進入市場,再反過來想商業模式。”
雖然3W咖啡做成了中國眾籌咖啡館的品牌,但早在2013年8月,全國各地紛紛傳出眾籌咖啡館關門的消息,包括HER COFFEE、“很多人的咖啡”,都在燒光投資人的錢之后,歇業關門。
據創業圈內人士介紹,一些空間除了當“二房東”賺取房租差價外,還包括對外賣注冊地址、爭取政府補貼和燒投資人的錢,只有少數能夠盈虧持平。這些徘徊在發展初級階段的眾創空間商業模式不清晰,直接導致其很難拿到機構的融資。在燒光個人天使和政府的錢之后,只有陷入困境。
在毛大慶看來,中國的眾創空間是一個含混的概念,里面有非常多的詳細區分,涵蓋孵化器、類加速器、聯合辦公等概念。
“優客工場是70%的聯合辦公,加上30%的加速,打造的是新的職場情景,對象是大量的中小微企業,跟簡單的孵化和加速有很大的區別。”毛大慶稱,優客工場60%的入駐者是穩定的公司,很多創業公司已經B輪、C輪,甚至已經在新三板上市。優客工場能提供的,是更高效的社會化服務和資源支持。
“比如說,我們跟阿里云的合作,解決了一大批企業對數據的需求;跟國家大數據信息中心的合作,幫助農業、微生物、生命科學、氣象等領域的創業公司,解決產品研發、市場開拓、未來研判的問題。”
此外,為了保持競爭優勢,優客工場采用立體化的經營策略,“往多個筐里放雞蛋”,包括建設辦公空間、優客商學院、媒體傳播,以及天使投資基金。
“在這個基礎之上,我們再做社區活動,做成群體社交。最后上升到Online,做線上平臺,涉足做社交和交易。”毛大慶稱。
眾創空間進入并購年
2015年下半年以來,一些眾創空間出現生存困境。毛大慶稱,聯合辦公和孵化器的概念不同,盈利模式并不依賴于投資孵化。
“就孵化器而言,很多人都沒有能力去做,要有極強的基金管理能力、尋找好項目的能力,投后服務也要很強,考驗的是經營者對產業鏈的理解。”
業內人士認為,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,用開放的心態做空間,合作是新的趨勢。比如成立新的服務公司,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專項服務, 2016年將成為眾創空間的并購整合年。
對此毛大慶表示認同。他透露,優客工場也將在此有所動作,2016年將整合并購一兩家聯合辦公空間。“有的人資源匱乏或者不懂經營,未來可能會出現強勢品牌對小品牌的股權介入。”
另外,優客工場今年將往細分領域走,與北京幾個醫師平臺合作,創辦醫師眾創空間,涉足大健康醫療領域;跟國家通用航空旗下易飛客合作,聯合打造培養低空飛行公司的眾創空間。
“在垂直領域做深入,可以綁定一個行業的資源。一個好的賽車手,就是不斷加強賽車技術和變換好的賽道。”毛大慶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