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成功讓我更加感恩社會”——武漢科技大學90后大學生付文杰的創業之路
為了維持學業他“不得已”走上了創業之路,為了誠信經營他幾乎賠光了所有的錢,為了還債他跑到漢正街去當“扁擔”(挑夫)……2013年,僅僅23歲的他已經擁有5家公司、300多員工,公司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。他就是武漢科技大學“90后”大學生創業之星——付文杰。
2008年9月,老家在湖北仙桃的付文杰獨自一人扛著行李踏進大學校門。為了能讓付文杰上大學,他的弟弟走上了打工之路。背起行囊,離家求學的那一刻,他在家人面前立下誓言:“自己養活自己,不向家里要一分錢”。
2009年3月的一天,偶然的機會,他認識了一位賣盆栽的阿姨。之后,付文杰常去幫這位阿姨搬運盆栽。從小家境不好的付文杰,得到過許多好心人幫助,因此,他對社會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。
苦于創業無處著手的他想到:我為什么不能擺攤賣盆栽呢?后來,阿姨把自己多年賣盆栽的小竅門一五一十地教給了他。他揣著身上僅有的200多元錢,進了50多盆小盆栽,在武漢科技大學門口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。兩天里,付文杰就賺了400多元錢。隨后,他用這筆錢又進了100盆貨,半個月后,他凈賺了1000元錢,這是付文杰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初次成功,讓付文杰看到了更高的目標。付文杰決定召集有創業意向的同學組成創業團隊。2009年5月,“俊杰創業者聯盟”正式成立,拓展了諸如補習班、家教、送牛奶、賣報等創業渠道。然而,就在付文杰雄心勃勃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,一次失誤,他又遭遇了創業后的第一次滑鐵盧。
2009年11月,付文杰籌借6萬元在校外一片綠化地上建起了40多間活動板房,租給附近村民經營。然而,這片綠地是濕地公園的一部分,是政府還綠規劃用地,建的板房被拆了。這次投資失敗,不僅使計劃中每月2萬元的收入泡了湯,付文杰還虧損近3萬元。理賠完商戶后,他口袋里僅剩下3元錢。
他沒有灰心,第二天又到漢正街當起了“扁擔”,一干就是好幾天。
付文杰總結了失敗教訓,對控制投資風險有了更深的理解。2010年3月,付文杰團隊改組更名為“時代俊杰”,并成立時代俊杰商貿有限公司。公司相繼開辦了超超文印店、情雨茶餐廳和貼身衣櫥內衣店等實體店,良好的服務態度、過硬的產品質量為他們打開了市場,很多老師和學生成了他們的固定客源。
不斷的探索和一次次對商機的把握,付文杰的團隊逐漸壯大起來。2012年2月,商貿公司增資500萬元,注冊成立了時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;漢陽王家灣2000平方米的楓葉酒店奠基開工;尚山石商貿公司開張運營。2013年,公司總資產3000多萬元,年銷售收入8000多萬元。
付文杰說:“成功讓我更加感恩社會,更加感謝所有幫助、支持和愛護過他的人。”他先后資助了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同學和3位貧困學生,在高中母校還資助了一名高中生。同時,他還為30多名在校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。